「關節玻尿酸」也可口服補充?免受注射之苦 幫助改善走路卡卡感

「關節玻尿酸」也可口服補充?免受注射之苦 幫助改善走路卡卡感

「退化性關節炎」徵兆

以下這些狀況,您是否也似曾相識?

    1. 老是覺得關節卡卡的、僵硬不靈活、走起路來有喀喀聲?
    2. 平時無法久坐久站,蹲下後想站起來,卻膝蓋無力,一定要伸手扶桌子?
    3. 能坐電梯就絕不走樓梯,越來越懶得出門走動?
    4. 遇到上下坡,選擇繞遠路,離上次外出旅遊,已是多年前?

前台南榮總骨科主任陳建宏醫師,提醒民眾及早留意自身與親友狀況,這些可能都是 「退化性關節炎」的徵兆,為預防熟齡行動力失能,正確保養觀念不可少。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約15%,全台有超過350萬人飽受膝關節退化疼痛之苦,行動力因此衰退與受限。最近一項〈壯世代保養行動力調查分析〉也顯示,有關節骨骼健康問題的民眾之中,近9成民眾,沒有關節骨骼一起保養的認知。已進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面臨「退化性關節炎」及「行動力退化」等切身問題,仍需慎重看待,不容忽視。

口服「關節玻尿酸」安全方便

關骨合一保養建議

 

陳建宏醫師提到,「退化性關節炎」和年齡密切相關,有數據指出,在50歲之後,關節受損的風險增加4倍。關節不只有軟骨,兩支骨頭才能構成一個關節,關節也包含硬骨的部分,門診中患者常見會有膝蓋疼痛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關節腔中,生產潤滑液的速度隨著年紀增長而變慢,或是因外傷造成關節腔損傷,導致潤滑液中的玻尿酸濃度降低,無法有效產生潤滑及緩衝作用,進而造成關節軟骨的磨損,導致關節疼痛,也就是所謂的退化性關節炎。 


年紀較長的民眾,如果已經發生關節退化的問題,常見的醫療方式之一是手術,或是對患者施打玻尿酸、服用止痛藥治療。但手術是侵入性的治療,會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與風險,雖然施打玻尿酸可以有效緩解軟骨磨損的問題,但手術部位有機率發生腫脹與疼痛,且每半年到一年就需再施打,若是過度仰賴施打玻尿酸來緩解症狀,忽略周邊肌肉鍛鍊及維持骨質密度,仍然很難長久維持關骨健康,且感染風險亦偏高。目前市面上已能看到 「口服玻尿酸」的保健產品,同樣可以達到補充玻尿酸的目的,來增加關節的潤滑度。

隨著年紀增加,不論男女,在35歲開始鈣質流失速度就會加快,骨質密度開始下降,加上很多民眾忽略關節跟骨骼最好要同時保養,也就是「關骨合一」!如果只採取單一治療或保養方式,反而事倍功半,因此建議能在平常多補充鈣質或攝取幫助關節潤滑的成分,配合姿勢調整及運動習慣,會是維持行動力更好的選擇。

「關節玻尿酸」 口服 PK 注射 比較重點整理

  1. 便利性:口服關節玻尿酸可居家攝取,不用到醫院報到。
  2. 安全性:口服關節玻尿酸副作用較少,無傷口感染風險。
  3. 成本低:口服關節玻尿酸相對價格低,手術預算相對高。
  4. 接受度:口服關節玻尿酸補充營養素,預防更勝於治療。

 9種人當心「關節退化」提早上身!


  針對退化性關節炎,這些族群要特別留意關節退化問題:

    1. 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2. 工作上需要搬重物的物流人員、建築工人
    3. 在役及退役的運動員
    4. 經常蹲著做事的人
    5. 骨質疏鬆症患者
    6.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7. 更年期女性
    8. 關節受過外傷的人(例如:膝蓋十字韌帶受傷、半月板破裂等運動傷害)
    9. 體重過重的肥胖者

這些族群都需要特別留意行動力問題,應及早開始鍛鍊肌肉、減輕骨關節的負擔,避免進行壓迫關節的動作,並維持理想體重,注意平時的飲食作息與保養。

 

 骨科醫師推薦:「關骨合一」保養一次到位!

陳建宏醫師指出,良好的運動跟飲食習慣是維持關節跟肌肉健康的最好方式, 同時也建議搭配保健品來補充關節骨骼所需的營養。建議選擇有添加專利玻尿酸的關節保養成分,玻尿酸又稱為透明質酸,是一種具有高度吸水性以及黏彈性的生物性多醣體,為關節軟骨基質組成的一部分,也是關節腔潤滑液主要成分之一;「關節玻尿酸」可以幫助關節活動順暢、緩衝碰撞,並降低關節軟骨之間的磨損。透過口服式的玻尿酸,保養更方便有效。同時若有國內外專利,美國FDA-GRAS跟歐洲食品安全局認證的成分,更能夠安心信賴。

除了補充軟骨的營養素外,也別忘了強壯的骨骼一樣是人體良好行動的一個重要指標。除了單純的補充鈣質,維生素D及維生素K2,在人體中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維生素D3可以幫助腸道的「鈣吸收」,而具有專利認證的導鈣素K2,則會促進血液中的鈣質進入骨骼中,兩者與鈣質同時補充,可以達到補鈣-灌鈣-導鈣的協同作用,讓鈣吸收效率更加提升,幫助民眾同時顧好關節、骨頭,讓保養一次到位!

 

台南市陳建宏骨科診所院長 陳建宏醫師

 

台南市陳建宏骨科診所院長 陳建宏醫師

 

本篇文章轉載自《早安健康》https://www.edh.tw/article/3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