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號】戴上看來就聰明?你一定要知道的台灣眼鏡史

【七月號】戴上看來就聰明?你一定要知道的台灣眼鏡史

 

「眼鏡」的發明始終難有明確的定論,目前主流的說法是由阿拉伯學者和天文學家Alhazen提出用球面玻璃當作光學放大鏡的想法,但直到其著作傳入西方後,才有修道院的修士們以水晶和石英打造出「閱讀石」的方式實踐,最後再由義大利的工匠改以玻璃為原料,打造出今日眼鏡的型態,逐漸進化改良。可以確定的,大概在西方12、13世紀左右,即利用鏡片的光學原理,矯正和輔助視力,14世紀中葉義大利畫家托馬索·達·摩德納(Tomaso da Modena)所繪聖經學者「聖切爾的休」(Hugh of Saint-Cher)畫像,大概是目前所能找到繪圖中出現眼鏡的紀錄。

 

至於中國歷史中,對於眼鏡是本土發明還是外國傳入,始終爭執不休,或許比較折衷的說法,是對光學折射的應用中國自古即有,但要具今日眼鏡的樣式和功能,可能是有外國傳入。在傳入的時間點上,眼鏡應是在明代左右傳入,被稱為「靉靆」(ㄞˋ ㄉㄞˋ)。有學者認為這是阿拉伯文眼鏡「alunwainat」的音譯,到明末逐漸改稱為「眼鏡」,到了清初則有明確的紀錄:「玻璃來自海舶,西洋人以為眼鏡。」

 

中國歷史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大量的讀書人畢生追求科舉考試,用眼過度所造成的疾病十分常見,然而醫療與補品選項相對有限,中醫的明目地黃丸算是少數治療的藥品。可以想見,眼鏡傳入之後成了大熱門的商品,本地商人很快就發展出,自制自銷以水晶作為鏡片的「水晶眼鏡」。清代南北各大城市都有眼鏡鋪,甚至還有外銷到日本的歷史紀錄。

 

眼鏡生產和販賣市場一直延續到民國,隨著西方光學工藝的進步,眼鏡也由水晶,改成了光學鏡片,唯有人們對眼鏡的依賴不變。

 

聖經學者「聖切爾的休」(Hugh of Saint-Cher)畫像,托馬索·達·摩德納(Tomaso da Modena)繪製。Photo Credit : Public Domain

 

進士皆近視

臺灣歷史中,眼鏡也沒缺席。19世紀因仕途不順,而遷居臺灣中部的士人吳子光曾寫過〈眼鏡考〉一文,盛讚眼鏡之妙用,有相見恨晚之感,並認為:「夫一身一小天地也,天之明在日月,人之明在眼目。」幸好有眼鏡能補救視力的退化。史料也記載了光緒年間,台南安平已有販賣各式眼鏡,甚至還有維修師父提供服務。

 

到了日治時期,眼鏡更為普及,這時台灣販售的眼鏡,多半由日本生產,街頭上的「眼鏡屋」並不少見。自江戶時期開始,日本的工業化和西化進程,讓眼鏡走入日本人的生活當中,更進一步與日本傳統工藝精神鄉結合,發展出大規模的工廠生產,也有精緻手工的匠人製造。日治時期台灣的眼鏡屋中,就能見到兩種不同生產路數的產品,直至今日,依舊如此。

 

據時人的口述回憶,在日本時代配眼鏡要先由眼科醫生檢定度數,當時報紙也不時有報導,對中、小學生近視的增加感到憂心,除了對已患有假性近視的孩童特別照顧外,也希望能從孩童的日常環境和作息著手,嘗試降低孩童戴眼鏡的人數。

 

近視的生成原因固然很多,但中小學生的近視大抵和考試有關。當時臺灣承繼了日本的「學歷社會」模式,從小學開始就必須準備中學的入學考試,要考入名校非常困難,又必須和在台日本人競爭,像臺北高校尋常科的入學考試,每年臺灣學生僅錄取個位數,壓力之大,可想而知。當時新高堂書店每年都會出版《臺灣各中等學校入學試驗問題集》,眼鏡行也會在上面刊登廣告,升學和眼鏡在廣告中密切結合。

 

奇蹟與轉機

戰後臺灣百業蕭條,眼鏡遂成為奢侈品,日本的眼鏡退出市場後,從中國來台的師父和本地的工匠開始合作,讓臺灣本土眼鏡工業開始成長。1950年代,台北就有三光眼鏡行、光華眼鏡公司成立;台中則有精華眼鏡行;另有中國眼鏡公司投入自製鏡片的生產,並成立鐘錶眼鏡公會。

 

臺灣早年鐘錶和眼鏡往往共同開業,迄今仍有「鏡錶眼鏡公司」的合稱,據說是因為早年鐘錶修理師父都要使用單眼放大鏡,處理精密的鐘錶,有時不免損壞,得前往眼鏡行修理,但自己就有維修技術,為了減少維修成本,會大量批鏡片回來,但一時也用不完的情形下,就改賣老花眼鏡,進而全面販售各類眼鏡,鐘錶行與眼鏡行,就這樣結合在一起。

 


1930年代,日治時期的台灣眼鏡行。時寶堂時計眼鏡店位於台南,店主為錦織常治氏,原照片收錄於《台南市大觀》。Photo Credit : 台灣大學總圖書館典藏

 

隨著50、60年代的拓展,臺灣眼鏡生產逐漸復興,到了1970年代日本眼鏡製造業正值全盛時期,有鑑於在日本生產的成本較大,日本開始將訂單轉向成本較低廉的臺灣。如同「臺灣經濟奇蹟」時代多數產業的模式,臺灣眼鏡製造工廠紛紛成立,南台灣的加工出口區一時成為眼鏡帶工業的大本營,並在1980年步入生產黃金時期。也如同臺灣多數產業,在1990年代面對中國市場開放的誘惑,國內廠家紛紛移至人工更低廉的對岸發展,本地產業頓時一空,同時又得應對對岸複雜的政、商挑戰,以及中國製商品的削價競爭,台灣製造的眼鏡,儘管品質依舊,但氣勢已大不如前。

 

進入新世紀之後,眼鏡產業開始積極轉型,走向自創品牌或代理精品等不同路線,除了大型連鎖的鐘錶眼鏡公司仍然屹立不搖外,一度在街頭消失的傳統眼鏡行,再次以新的面貌,強調專業、品味的姿態再度復活,加上日本低價連鎖眼鏡行也投入臺灣市場,一時之間,臺灣眼鏡市場可說熱鬧非凡。

 

預防即投資

眼鏡產業歷時數百年不輟,關鍵在於人們對視力的需求,不分年齡老幼,需要眼鏡幫忙應付近視、遠視的挑戰。隨著近視年齡的下降,戰後臺灣報章媒體對於視力的討論,都集中在學齡兒童的預防,最早認為原因來自學習壓力,希望能經由活化教育,減輕兒童視力負擔。到80年代之後,發現危害學童視力最甚的,是電視、電動玩具等新科技,如何挽救「電視兒童」、「電動兒童」的眼睛,成為輿論的焦點。到了現代,手機、網路成為日常,3C產品的影響更甚,年齡層也更深更廣。

 

眼鏡終究只是應付近視、遠視的輔具,只能治標無法治本。相應的對於視力保健的產業也相繼發展開來,伴隨著中西醫療的發展,各種類型的保健補充品百花齊放;甚至也曾流行過物理的視力矯正治療,甚至透過雷射矯正手術來改善視力也越發普遍。無論是物理、飲食、藥物或是醫療手段,這些倡導改變生活習慣,讓眼睛適當休息,並且補充適當的營養,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投資。

 

眼鏡或許是今日文明病下不可或缺的必備品,在輔助視力的同時,那鼻樑上的重量,也是給予我們保健視力的警訊,是該適時讓眼睛好好休息,不要失去了這珍貴的「人之明」。

 

參考資料:

一、邱仲麟,〈從明目到商戰——明代以降眼鏡的物質文化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九十本第三分(2019),頁449-583。

二、鄭麗玲,〈日治時期臺灣小學生的考試地獄〉,《臺灣學通訊》,第九十三期(2016),頁28-29。

 

 

保養身體讓佳格助你一臂之力,現加入旗艦商城,新會員請到會員中心完成【編輯個人資料】立享100元購物金,立即前往

 
 

 

「眼鏡」的發明始終難有明確的定論,目前主流的說法是由阿拉伯學者和天文學家Alhazen提出用球面玻璃當作光學放大鏡的想法,但直到其著作傳入西方後,才有修道院的修士們以水晶和石英打造出「閱讀石」的方式實踐,最後再由義大利的工匠改以玻璃為原料,打造出今日眼鏡的型態,逐漸進化改良。可以確定的,大概在西方12、13世紀左右,即利用鏡片的光學原理,矯正和輔助視力,14世紀中葉義大利畫家托馬索·達·摩德納(Tomaso da Modena)所繪聖經學者「聖切爾的休」(Hugh of Saint-Cher)畫像,大概是目前所能找到繪圖中出現眼鏡的紀錄。

 

至於中國歷史中,對於眼鏡是本土發明還是外國傳入,始終爭執不休,或許比較折衷的說法,是對光學折射的應用中國自古即有,但要具今日眼鏡的樣式和功能,可能是有外國傳入。在傳入的時間點上,眼鏡應是在明代左右傳入,被稱為「靉靆」(ㄞˋ ㄉㄞˋ)。有學者認為這是阿拉伯文眼鏡「alunwainat」的音譯,到明末逐漸改稱為「眼鏡」,到了清初則有明確的紀錄:「玻璃來自海舶,西洋人以為眼鏡。」

 

中國歷史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大量的讀書人畢生追求科舉考試,用眼過度所造成的疾病十分常見,然而醫療與補品選項相對有限,中醫的明目地黃丸算是少數治療的藥品。可以想見,眼鏡傳入之後成了大熱門的商品,本地商人很快就發展出,自制自銷以水晶作為鏡片的「水晶眼鏡」。清代南北各大城市都有眼鏡鋪,甚至還有外銷到日本的歷史紀錄。

 

眼鏡生產和販賣市場一直延續到民國,隨著西方光學工藝的進步,眼鏡也由水晶,改成了光學鏡片,唯有人們對眼鏡的依賴不變。

 

聖經學者「聖切爾的休」(Hugh of Saint-Cher)畫像,托馬索·達·摩德納(Tomaso da Modena)繪製。Photo Credit : Public Domain

 

進士皆近視

臺灣歷史中,眼鏡也沒缺席。19世紀因仕途不順,而遷居臺灣中部的士人吳子光曾寫過〈眼鏡考〉一文,盛讚眼鏡之妙用,有相見恨晚之感,並認為:「夫一身一小天地也,天之明在日月,人之明在眼目。」幸好有眼鏡能補救視力的退化。史料也記載了光緒年間,台南安平已有販賣各式眼鏡,甚至還有維修師父提供服務。

 

到了日治時期,眼鏡更為普及,這時台灣販售的眼鏡,多半由日本生產,街頭上的「眼鏡屋」並不少見。自江戶時期開始,日本的工業化和西化進程,讓眼鏡走入日本人的生活當中,更進一步與日本傳統工藝精神鄉結合,發展出大規模的工廠生產,也有精緻手工的匠人製造。日治時期台灣的眼鏡屋中,就能見到兩種不同生產路數的產品,直至今日,依舊如此。

 

據時人的口述回憶,在日本時代配眼鏡要先由眼科醫生檢定度數,當時報紙也不時有報導,對中、小學生近視的增加感到憂心,除了對已患有假性近視的孩童特別照顧外,也希望能從孩童的日常環境和作息著手,嘗試降低孩童戴眼鏡的人數。

 

近視的生成原因固然很多,但中小學生的近視大抵和考試有關。當時臺灣承繼了日本的「學歷社會」模式,從小學開始就必須準備中學的入學考試,要考入名校非常困難,又必須和在台日本人競爭,像臺北高校尋常科的入學考試,每年臺灣學生僅錄取個位數,壓力之大,可想而知。當時新高堂書店每年都會出版《臺灣各中等學校入學試驗問題集》,眼鏡行也會在上面刊登廣告,升學和眼鏡在廣告中密切結合。

 

奇蹟與轉機

戰後臺灣百業蕭條,眼鏡遂成為奢侈品,日本的眼鏡退出市場後,從中國來台的師父和本地的工匠開始合作,讓臺灣本土眼鏡工業開始成長。1950年代,台北就有三光眼鏡行、光華眼鏡公司成立;台中則有精華眼鏡行;另有中國眼鏡公司投入自製鏡片的生產,並成立鐘錶眼鏡公會。

 

臺灣早年鐘錶和眼鏡往往共同開業,迄今仍有「鏡錶眼鏡公司」的合稱,據說是因為早年鐘錶修理師父都要使用單眼放大鏡,處理精密的鐘錶,有時不免損壞,得前往眼鏡行修理,但自己就有維修技術,為了減少維修成本,會大量批鏡片回來,但一時也用不完的情形下,就改賣老花眼鏡,進而全面販售各類眼鏡,鐘錶行與眼鏡行,就這樣結合在一起。

 


1930年代,日治時期的台灣眼鏡行。時寶堂時計眼鏡店位於台南,店主為錦織常治氏,原照片收錄於《台南市大觀》。Photo Credit : 台灣大學總圖書館典藏

 

隨著50、60年代的拓展,臺灣眼鏡生產逐漸復興,到了1970年代日本眼鏡製造業正值全盛時期,有鑑於在日本生產的成本較大,日本開始將訂單轉向成本較低廉的臺灣。如同「臺灣經濟奇蹟」時代多數產業的模式,臺灣眼鏡製造工廠紛紛成立,南台灣的加工出口區一時成為眼鏡帶工業的大本營,並在1980年步入生產黃金時期。也如同臺灣多數產業,在1990年代面對中國市場開放的誘惑,國內廠家紛紛移至人工更低廉的對岸發展,本地產業頓時一空,同時又得應對對岸複雜的政、商挑戰,以及中國製商品的削價競爭,台灣製造的眼鏡,儘管品質依舊,但氣勢已大不如前。

 

進入新世紀之後,眼鏡產業開始積極轉型,走向自創品牌或代理精品等不同路線,除了大型連鎖的鐘錶眼鏡公司仍然屹立不搖外,一度在街頭消失的傳統眼鏡行,再次以新的面貌,強調專業、品味的姿態再度復活,加上日本低價連鎖眼鏡行也投入臺灣市場,一時之間,臺灣眼鏡市場可說熱鬧非凡。

 

預防即投資

眼鏡產業歷時數百年不輟,關鍵在於人們對視力的需求,不分年齡老幼,需要眼鏡幫忙應付近視、遠視的挑戰。隨著近視年齡的下降,戰後臺灣報章媒體對於視力的討論,都集中在學齡兒童的預防,最早認為原因來自學習壓力,希望能經由活化教育,減輕兒童視力負擔。到80年代之後,發現危害學童視力最甚的,是電視、電動玩具等新科技,如何挽救「電視兒童」、「電動兒童」的眼睛,成為輿論的焦點。到了現代,手機、網路成為日常,3C產品的影響更甚,年齡層也更深更廣。

 

眼鏡終究只是應付近視、遠視的輔具,只能治標無法治本。相應的對於視力保健的產業也相繼發展開來,伴隨著中西醫療的發展,各種類型的保健補充品百花齊放;甚至也曾流行過物理的視力矯正治療,甚至透過雷射矯正手術來改善視力也越發普遍。無論是物理、飲食、藥物或是醫療手段,這些倡導改變生活習慣,讓眼睛適當休息,並且補充適當的營養,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投資。

 

眼鏡或許是今日文明病下不可或缺的必備品,在輔助視力的同時,那鼻樑上的重量,也是給予我們保健視力的警訊,是該適時讓眼睛好好休息,不要失去了這珍貴的「人之明」。

 

參考資料:

一、邱仲麟,〈從明目到商戰——明代以降眼鏡的物質文化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九十本第三分(2019),頁449-583。

二、鄭麗玲,〈日治時期臺灣小學生的考試地獄〉,《臺灣學通訊》,第九十三期(2016),頁28-29。

 

 

保養身體讓佳格助你一臂之力,現加入旗艦商城,新會員請到會員中心完成【編輯個人資料】立享100元購物金,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