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常見商品名UC-II)是許多人重視的靈活關鍵成分,你知道同時再搭配潤養和內在力量的元素,那效果會更全面,讓「好動更敢動」感受升級,會是展現活力與自在的三劍客。

為什麼只補充單一成分,效果常常有限?

人類是以兩腳站立的動物,面對比四足動物更強烈的地心引力挑戰,因此需要有堅實底子,才能抬頭挺胸、自信行動。從生理結構來看,維持良好行動必須依靠三大元素的協同作用:
(1)    堅實底子(維生素D、維生素K、鈣質)
(2)    靈活滋潤(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UC-II、玻尿酸)
(3)    強健基底(優質蛋白質)
就如買屋會挑耐震抗震係數高的房屋,建構組成有鋼筋、水泥與抗震工法(黏彈式制震壁/阻尼器)等缺一不可,行動也必須有這三大元素來全面兼顧,才能面對生活各種挑戰時保持穩定,守護活力。
因此,均衡飲食搭配科學設計的膳食補充品,才能達到最佳加乘效果。而且隨著年齡不同,所需的保養元素也會有所調整。針對40歲以上族群,建議補充進階的行動關鍵元素:維生素K和D、3D玻尿酸與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持續幫助維持靈活與自在。

 

維生素D:

主要來源多為動物性食物,如鮭魚、鮪魚、沙丁魚,以及蛋黃和肝臟等;植物性來源則包括黑木耳、菇類(例如香菇、洋菇),尤其是經過日曬的乾香菇,維生素D含量更高。市面上也有許多強化營養食品,像是添加維生素D的牛奶、奶製品和早餐穀物,方便補充。
每日需求量:依據我國衛福部建議,19至50歲成人每日10微克,50歲以上則提升至15微克。
 

維生素K:

飲食中豐富的維生素K來源有納豆、羽衣甘藍、菠菜等。維生素K分為K1和K2兩種,其中活性更高、能讓全身運作更有底氣的為K2。
每日需求量:我國衛福部建議19歲以上男性每日120微克,女性90微克。
有了良好的基石,接著要開始「行動」,這時在關鍵轉折的自在柔潤就顯得至關重要。要讓動作順暢、自在地移動,而轉折間要保有舒適柔軟感,這正是3D玻尿酸鈉發揮作用的關鍵。
 

3D玻尿酸鈉:

是結合玻尿酸、雞冠膠原與黏多醣的複合物,如海綿般鎖住水感,帶來柔和舒展回彈力,讓每一次移動都更加安心舒適。
聊到日常轉折的順暢感,不少人第一時間會想到UC-II,也就是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它確實是轉折處健康的重要成分,但更需要了解的是,膠原蛋白的類型以及是否經過變性,對於轉折處的影響存在顯著差異。這也是為何選擇正確的膠原蛋白形式,對於支持行動至關重要。
目前常見5種膠原蛋白與功能
 

膠原蛋白類型

功能簡述

分布區域說明

第一型 I

內在支點、保持澎潤彈力

外在表層與核心支點(存在多數部位)

第二型 II

有助彈力、柔韌舒展

關鍵彈力部位 (只存在關鍵處)

第三型 III

幫助展現柔韌與彈力

柔潤區域

第四型IV

維持和諧秩序感

連結基底、穩定根基

第五型 V

保養用途原料、增添底層張力

活力外在表面


膠原蛋白可以從天然動植物中提取,也可以透過細菌、酵母、昆蟲或植物、哺乳動物細胞或人工纖維的重組蛋白生產獲得,最常見的動物膠原蛋白來源。

非變性和水解膠原蛋白的差異?

項目

二型膠原蛋白

(Undenatured Type II Collagen )

水解膠原蛋白

(Hydrolysed Collagen)

製程及分子型態

低溫,保留天然(未變性)型態的三股螺旋結構

高溫、化學效素水解,使之變性成小胜肽

圖示

說明

保持天然的三股螺旋結構,由長鏈多肽組成,立體結構完整未被破壞。

經過酵素水解,將三股螺旋切成較短的多肽鏈,因此也稱為膠原胜肽或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

被身體吸收

主要效果

天然協同的小伙伴,與原有的膠原感互相呼應,協助維持原有的澎潤感。

作為建構膠原蛋白的材料

作用機制

調節生理機能

協助合成代謝


 

結合每個元素的特點,會發現這些都是輔佐行動關鍵不可少的大功臣:

  • 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守護平衡的核心元素,提供專屬緩衝保護層
  • 3D玻尿酸鈉:鎖住水感,帶來自在步調與輕盈舒展
  • 維生素K與D的共同作用,打造安心的內在根基

維生素D促進鈣質吸收,維生素K協助骨骼鈣化,使膳食鈣質被牢固地結合於結構中,打造內在的安定感。根據國際期刊研究,維生素K與維生素D的最佳比例為9:1,這樣的黃金比例能保持自在步調。
當有了足夠的支撐系統(UC-II)+補給滋潤原料(3D玻尿酸鈉)+以及給予鈣質引導的維生素K2,如此三效合一,才是讓動作敏捷,保持應有的柔韌所在。

補給時機與族群建議

建議隨餐或飯後食用較佳,因為膳食油脂能幫助脂溶性營養素D和K攝入,增進營養吸收。
●    日常保養者:營養補給、健康維持
●    樂活熟齡族:滋補強身、調節生理機能
●    運動戶外咖:讓表現更加咕溜、輕鬆
 

【營養師小叮嚀】
促進支持系統的健康,建議19歲以上要每日攝取1000mg的足夠鈣質(一天2杯牛奶+3份高鈣蔬菜),使健康維持並且需要有適度的負重運動才有助於動能平衡和協調。
10項 ━ 高鈣食物

品項

100克鈣質含量 (mg)

每一份食物份量(公克)

總鈣含量

全脂鮮奶

133

240ml

319

全脂優酪乳

90

240ml

216

起司片

940

2(45公克)

423

小方豆干

685

40

274

五香豆干

273

35

96

傳統豆腐

140

80

112

菠菜

192

100

192

芥藍菜

181

100

181

地瓜葉

105

100

105

紅莧菜

150

100

150

 


【參考資料】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學會TheTaiwanese Osteoporosis Association (TOA)
A Review of the Effects of Collagen Treatment in Clinical Studies., Polymers (Basel). 2021 Nov 9;13(22):3868. doi: 10.3390/polym13223868
Undenatured type II collagen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Ann Med. 2025 Apr 20;57(1):2493306. doi: 10.1080/07853890.2025.2493306
Effect of Low-Dose Vitamin K2 Supplementation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Chines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alcif Tissue Int. 2020 May;106(5):476-485. doi: 10.1007/s00223-020-00669-4.


<免責聲明>:本文章僅供參考,並不是專業的醫療建議,如果你有任何疑慮或特殊的身體狀況,請在食用補充品或補充劑或改變飲食習慣前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

張鈺碒——營養師界的美味生活推手!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研究所畢業,擁有營養師與食品技師雙證照,具備減重中心與長照機構營養實務經驗,並參與多項減重與保健食品研發。專注將專業營養知識落實於日常,從體重管理、銀髮營養到產品設計,致力打造「吃得懂、做得到」的健康方案。

我的理念很簡單:讓營養不只是知識,而是生活中溫柔而持久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