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全館滿3,000結帳輸入優惠碼[go300] 現折300
全館滿5000結帳輸入優惠碼[go88] 享88折
[ 限時免運 ] 全站不限金額 通通免運!!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當醫師提醒腎臟需特別保護、開始飲食控制時,難免心生疑惑與焦慮。本篇將以簡短、精準方式告訴您「腎臟病飲食禁忌、不能吃什麼、飲食重點與正確吃法」,讓您無論洗腎或未洗腎,都能安心面對、不再手足無措。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與排泄器官,負責:
排除體內含氮廢物(如尿素氮、尿酸)
調節水分、電解質與酸鹼平衡
參與活化維生素D、紅血球生成素等激素代謝
當腎功能下降時,這些生理機能受影響,代謝廢物累積、體液不平衡、血壓上升、骨骼與血紅素生成也會受到牽動。因此飲食調整的目的,是減輕腎臟負擔並延緩惡化,核心重點有兩大方向:
1. 足夠熱量、適量蛋白質
2. 控制水分與電解質(鈉、鉀、磷)攝取
熱量不足會導致身體分解自身蛋白質供能,造成「蛋白質–能量耗損」(PEW),使肌肉流失與免疫力下降。
每日建議熱量攝取:
男性:65歲以下 33~35 kcal/kg,65歲以上 28~30 kcal/kg
女性:65歲以下 28~30 kcal/kg,65歲以上 25~28 kcal/kg
在足夠熱量前提下,選擇高生物價的優質蛋白質最為重要,例如雞蛋、雞胸肉、魚肉、瘦豬肉等。每日蛋白質攝取量需依疾病分期調整:
未洗腎腎友(CKD 3~5期)
蛋白質建議:0.6~0.8 g/kg體重/天。
例:60公斤患者建議每日約48公克(約7份蛋豆魚肉類)。
※溫馨提醒:腎友們若有食慾不佳的情形,在滿足熱量和適當蛋白質的需求下,建議主食熱量以低蛋白澱粉像是白飯、米粉、冬粉、藕粉、西谷米等為主,避免食用全穀、糙米、燕麥等高磷穀物,來減輕腎臟負擔。如有備餐不便或進食量不足者,可搭配使用低蛋白均衡營養品補充,以維持能量與營養平衡。
洗腎腎友
由於透析過程中會流失蛋白質,依照不同透析方式蛋白質也有所提高:
血液透析:1.0~1.2 g/kg/天。
腹膜透析:1.2~1.3 g/kg/天。腹膜透析液含高濃度葡萄糖,若合併糖尿病,應特別注意熱量與血糖控制。
1. 限鈉 — 每日少於 2,300 mg:不碰超加工食品。
避免醃漬、重口味或加工食物,如肉鬆、香腸、火腿、泡菜、鹹蛋、味噌、泡麵、火鍋料、速食、洋芋片、餅乾與各式調味醬。
2. 限磷 — 優先選擇以天然來源的有機磷食物和搭配磷結合劑藥物服用
由於蛋白質高的食物,其磷含量通常也偏高,所以許多人有所困惑。不過根據「磷蛋白質比值(mg/g)」(Phosphorus-to-protein ratio)和吸收率不同而有區分:
低吸收率的有機磷(天然食物中的蛋白質):全榖雜糧類、乳類與乳製品、豆魚蛋肉類等。
高吸收率的無機磷(多來自食品添加物,最容易被忽略):火鍋料、碳酸汽水、速食、零食餅乾…等。
選擇建議:
✅ 優先選擇:白飯、白麵、嫩豆皮、新鮮肉類(雞、鴨、魚、豬)、蛋白、商業營養品
⚠️ 少量食用:紅豆、薏仁、蓮子、吻仔魚、草蝦、臭豆腐、鮮奶、養樂多、優酪乳、魚鬆
❌ 避免食用:內臟、魚卵、堅果粉、香腸、培根、全麥、啤酒、汽水、可可、蛋黃、冰淇淋等。
3. 限鉀 — 注意蔬果攝取與烹調方式
鉀離子過高易導致心律不整,應避免高鉀食物並注意「川燙去鉀」技巧。
優先選擇(低鉀 <300mg/100g):
胡瓜、蒲瓜、花椰菜、筊白筍、冬瓜、山東白菜、玉米筍、蘋果、葡萄、鳳梨…等。
避免食用(高鉀 >300mg/100g):
菠菜、地瓜葉、苜蓿芽、生菜、釋迦、哈密瓜、柚子、楊桃…等。
重點:
蔬菜需用熱水川燙軟並倒掉菜汁;避免喝湯、濃縮蔬果汁、火鍋湯..等。
水果每日以兩份為原則(每份約拳頭大小)。
4. 限水 — 控制液體攝取量
未洗腎者:前一天尿量+500~700 c.c. 為隔日建議攝水量。
洗腎者:兩次透析間體重增加不超過乾體重5%。
需注意隱藏水分的食物,如愛玉、仙草、果凍、稀飯等。
聽到「腎臟飲食要忌口」好崩潰?別擔心,掌握以下三原則就能健康吃:
1. 減鈉美味:以檸檬汁、蔥薑蒜、香草、肉桂提味,取代鹽與醬料。
2. 健康烹調:多清蒸、涼拌、川燙,少油炸重鹹,減少口渴與水腫。
3. 聰明補充:使用衛福部核可之腎臟專用營養配方食品,方便外出或無法自行備餐時維持營養。
標示為「特定疾病配方食品」的產品,是專為腎臟病等生理功能失調、無法充分攝取或代謝一般食物者設計的營養配方,可作為部分或全部營養補充,幫助維持能量與蛋白質平衡。腎友常因飲食限制與烹調困難導致營養不足,易出現皮膚搔癢、高磷、貧血等共病。適度使用經衛福部核可的商業配方,可補足營養、維持體力與生活品質。如常規透析治療分為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應依個別需求選擇便利且合適的配方食品,並在營養師指導下使用,以達最佳營養控制與病情穩定。
【營養師小叮嚀】
給家人最好的愛,從照顧自己開始。
腎臟病飲食原則不在於「不能吃」,而是聰明選擇、適量攝取。
✔ 吃足熱量
✔ 適量蛋白質
✔ 控制鈉、磷、鉀攝取
✔ 定期與營養師追蹤評估
長期遵循正確飲食,是維持腎臟健康與延緩惡化的關鍵。
參考資料
台灣腎臟醫學會《2025臺灣慢性腎臟病臨床指引專書》
台灣腎臟醫學會《2021腹膜透析治療手冊》
台灣腎臟醫學會《2021早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手冊》
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Nutrition in CKD (2020 Update)
Irani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2010)
J Ren Nutr. 2023;33(6 Suppl):S13–S20.
<免責聲明>:本文章僅供參考,並不是專業的醫療建議,如果你有任何疑慮或特殊的身體狀況,請在食用補充品或補充劑或改變飲食習慣前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
張鈺碒——營養師界的美味生活推手!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研究所畢業,擁有營養師與食品技師雙證照,具備減重中心與長照機構營養實務經驗,並參與多項減重與保健食品研發。專注將專業營養知識落實於日常,從體重管理、銀髮營養到產品設計,致力打造「吃得懂、做得到」的健康方案。
我的理念很簡單:讓營養不只是知識,而是生活中溫柔而持久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