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各部位,不管是臟器、大腦還是皮膚等,所需的氧氣及養份,是由血液送來,而身體不需要的老廢物質,也會藉由血液運走。血液是氧氣、養份以及老廢物質的搬運工,而血管就是搬運工們的通道。如果血管變硬、變厚、變窄使血液無法順利通過,身體各部位得不到氧氣與養份,就會老化、壞死。例如, 皮膚乾燥、皺紋等,都是血液循環不良可能的結果;腦部只要血液循環停止幾分鐘,就會造成腦細胞嚴重損傷。

全身各器官都需要血液供應,當血管受損,就會造成器官病變,:腎臟血管阻塞會造成腎臟衰竭,肢體血管阻塞會造成缺血、疼痛,腦部血管阻塞會造成腦中風,心臟的冠狀動脈血管阻塞會造成心肌梗塞、心臟衰竭,一定要多加注意。
綜合上述,是不是有深刻地感受到血管健康的重要性呢!?維持血管的健康與狀態,又該怎麼做,讓我們來看看:
要點1:以蔬菜為中心
為預防血管老化,要從飲食開始做起。如果原先的飲食習慣會攝取太多膽固醇或脂肪,就改變為以蔬菜為中心的料理,多攝取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以及茄紅素、多酚、異黃酮等抗氧化成分。每餐大約吃到8分飽即可,重點是不要攝取過多熱量。
要點2:多吃魚
貝類所含的鋅,以及魚、肉類所含的硒,都可以預防血管老化。青背魚所含的EPA也能讓血液不易凝結,DHA也可以減少膽固醇及中性脂肪。

要點3:不吃太鹹
由於鹽中所含的鈉會使血壓上升,必須控制鹽分攝取,調味盡量清淡。多吃蔬菜、水果、海藻類,有助於排出鈣及鈉,具有防止血壓上升的功能,鎂也可以緩和血管緊繃,讓血壓維持正常。
要點4:膳食纖維量高的食物
膳食纖維可以分為水溶性與非水溶性兩大類,其中水溶性纖維有助排便,可在腸道中與膽固醇結合,再經由排便將其帶出體外,降低人體膽固醇的吸收。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飲食3要點,血管常保年輕
要點5:養成運動的習慣
運動可以延緩血管老化,增加血液的流量,帶走血管中的發炎物質,血糖、血壓、膽固醇也會跟著下降,使心臟變輕鬆,人也變得年輕。研究發現,70~75歲的人血管會自然老化變硬,但有運動習慣的人能延後發生。

要點6:攝取適當的不飽和脂肪酸
研究顯示,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壞膽固醇,暢通血管,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且油的穩定性比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更好!
從今天開始,從生活中一點一點改變,讓血管避免老化,幫助自己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