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內臟脂肪的殺傷力嗎!? 

脂肪雖然是人體重要的熱能之一,但一旦攝取過量,經長年累月的囤積,反而有罹病的風險。

若人的內臟囤積太多脂肪,不僅變胖、還「有礙觀瞻」,更可怕的是,脂肪便會釋放有害健康的物質,進而引起重症,像是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

近年來,有研究報告指出,皮下脂肪堆積過多,也會危害健康。此外,肝臟或心臟的異位脂1也可能引發各種重症,如脂肪肝、心臟病(按:內臟脂肪對身體的危害,比皮下脂肪還來得嚴重,會增加各種代謝疾病的風險,內臟脂肪因此被稱為「最危險的脂肪」)。

 

肚子大一寸,死亡率增兩倍

研究報告顯示,內臟脂肪越多,越容易死亡。即使BMI值正常,但內臟脂肪肥厚者的死亡率超過正常人的2倍以上。

其中,又以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高達2.75倍。

這個事實提醒了我們,別因為「肚子只變大一點,不過體重不算重」,就掉以輕心。

前面所提及的文明病,都是因為內臟脂肪過多所引起,因此我們都更應該注意日常生活,避免囤積內臟脂肪。

 

 

 

 

不少人看著自己的肚子都會想:「天啊!我要怎麼做才能甩掉身上這層游泳圈?」、「再怎麼努力,也無法變瘦吧。」

但其實內臟脂肪相對的比皮下脂肪更容易消除!

 

肥胖分為兩種:

皮下脂肪─全身上下都是脂肪(皮膚下面附著脂肪)。

內臟脂肪─脂肪集中在肚子(內臟附近囤積的脂肪)。

 

一般來說,內臟脂肪都是暴飲暴食或缺乏運動而引起。因此,只要飲食正常或透過運動消耗熱量,三兩下就能消除內臟脂肪。

從圖中可知,只要15天,內臟脂肪就立即消失無蹤;而皮下脂肪,即使花15天運動,也看不出有多大的變化。

換句話說,只要透過飲食控管或是運動等,就可以消除內臟脂肪。這麼一想,就會覺得其實減肥很簡單。

 

飲食也可以循序漸近式的調整,譬如本來吃肥肉,改為吃瘦肉;每餐的飲食讓蔬菜的比例增加一點點;飲料從兩杯變一杯等等的方式都是很不錯的調整

若本來就吃的不多,也可以將主食改為高纖料理,不但飽足感高,還能夠增加纖維質,飲食的調整是不是這樣看下來,也就沒有這麼難了呢!

 

運動部分,也可以從走路開始,並非初期就要像健身狂人一般猛烈;逐漸的將這些習慣帶入生活,相信肚子就能一天小一些,也能讓你漸漸擺脫內臟脂肪!